這是一個高知家庭的教育悲劇。 84歲的父親,和79歲的母親,都是大學退休教授。23年前,他們收到大學畢業的兒子寄來的一封“斷絕關係”信,從此再無兒子音訊。 兒子小海在信裏說,因為父親對他的教育極為嚴苛,他想要擺脫父親的操控,成為一個有人格尊嚴、能自由追求自己生活的人。 小時候兒子不小心把屋頂的瓦片踩碎了,父親罰他在鄰裏麵前下跪。 初中女同學有次向兒子借了70元,父親知道後,找到了她,差點令她退學。從此這位女同學碰到兒子都躲著走,不敢打招呼。 大學裏,父親幾乎認識兒子的所有老師,輕而易舉就能打聽到兒子的在校情況。有次父親還要求兒子追求他指定的某個女生。 父親強迫兒子一定要吃兩碗飯,不吃就扇耳光。 在7月9日央視公益尋人節目《等著我》裏,兩個耄耋之年的老人,為自己曾用如此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深深道歉,並希望節目組幫忙尋找“消失”23年的兒子。 節目組找到了47歲、依舊單身的兒子小海,但他的回複令父母心寒:不想見、不願意見、厭惡見到他。 在這個兒子身上,我們看到了孩子可能要用一生的時間,去和他幼年沒有選擇的時候,被父母傷害留下的痕跡對抗。就連時間這劑良藥,也可能撫不平傷痕。 如上高知家庭的例子或許太過極端,但家確實是有時候會傷人。豆瓣上有一個“父母皆禍害”小組,有人做了一個“父母最讓你不能忍受的行為”調查,排名前三項分別是: 貶低打擊嘲諷子女 拿別人家的孩子來“刺激”自己 認為自己總是正確的 這些在父母眼裏看似“平常”的事,給孩子成長留下了怎樣的影響,我們不得而知。但這個豆瓣小組裏流行這樣一句話:父母在等我們道謝,而我們在等父母道歉。. 文章來源: http://zh.wenxuecity.com/news/2017/08/03/6459464.html
0 評論
|